close

  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瑋)上月“5·11”特大暴雨是繼2008年“6·13”超百年一遇特大暴雨後,深圳最強的一場暴雨,共造成了全市約300餘處道路積水、約50個片區內澇。新城市為何會飽受城區內澇之苦?日前,近20名深圳人大代表就防洪排澇約談市三防辦、發改委、國土規劃等11部門的負責人。
  為何現多處積水?“道路改造未按規定升級排水設施”
  從3月30日到5月23日,深圳連續遭受7場大暴雨襲擊,全市平均降雨量達1131毫米,比近5年同期平均值偏多1.4倍。連續強降雨造成部分低窪區域多次出現較大範圍內澇。特別是“5·11”特大暴雨,造成全市約300餘處道路積水,約50個片區發生內澇,直接經濟損失達9500萬元。
  深圳作為新規劃建設的城市,為什麼總是飽受內澇之患?市水務局副局長、市三防辦主任鐘偉民表示,一是深圳雨水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接近2000毫米,河水暴漲暴落,易形成內澇;二是防洪排澇設施建設趕不上城市開發建設速度,加上人口眾多,地面硬化,降低了雨水蓄滯能力。“深圳人水爭地嚴重,池塘、農田變成了工廠,部分灘塗、濕地、水庫被覆蓋,造成了排水通道被擠占。”
  此外,原特區外以村鎮為單元的開發模式未能充分考慮排水管網系統上下游銜接問題,常出現不連通的孤立管網。道路改造升級時未能按規劃升級排水設施,導致排水無出路等,這也是城市內澇形成的原因之一。
  為何仍欠賬多?“原特區外排水設施滯後”
  深圳部分區域內澇嚴重,主要集中在原特區外,包括寶安西部、龍華民治、坪山坑梓等,易澇面積約80平方公里,直接影響人口近90萬人。此外,積水問題突出的道路也集中在原特區外,比如寶安107國道,龍華福龍路等。這成為代表質疑的焦點之一。
  “政府部門到底有沒有摸清楚深圳地下管網的建設規模,它的防洪排澇能力究竟處於什麼標準,為什麼特區一體化建設提出6年了,原特區外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跟不上去?”市人大代表肖幼美說。“媒體調查發現,龍華新區100多個社區存在排水管網老化現象,多年沒有改造。在龍華的大河路甚至出現‘新路老管’現象,修建的新路地下排水仍用老系統。”市人大代表鄭學定直言。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市政污水管道7000多公里,雨水管道4800多公里,雨污混流的管道2300多公里,內澇的原因與原特區外排水設施建設滯後相關,原特區外的地下管道的確很不健全。“如寶安西部片區大部分街道規劃管網建設率低於40%,石岩片區的管道規模還不及規劃的17%。”
  有無治澇時間表?“50個內澇點年底前一定處理完”
  地下管網不系統、不健全造成雨污混流、污水難收集、排澇不通暢等諸多城市管理難題。而政府部門給出的防洪排澇工作情況彙報材料卻因眾多老問題尚未解決,以及完成時間表模糊而引發代表的不滿。
  “聽完彙報,我不是很滿意,因為仍然不知道明年能不能解決內澇問題。報告里的‘儘快完成對內澇的調查’,究竟什麼時候能完成?”市人大代表朱玉童直言希望能給出具體時間,三個月、半年或一年內,否則問題總是拖而不決。
  “面對防洪排澇的老問題,政府部門要拿出準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而不是老是欠債,債會越欠越多。”市人大代表楊勤認為,防洪排澇整治刻不容緩,水務部門應首先解決300個直接關係到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小易澇點問題。
  “年底前將出台深圳城市排水防澇綜合規劃。根據規劃要求,5年內要基本做到不出現洪澇情況,10年內要建成一個完善的城市防洪排澇系統。我們正逐項落實工作,向市民承諾50個內澇點一定要處理完!”鐘偉民說。
  據悉,根據規劃,深圳河道長度是520公里,現已經達標的有300公里,剩餘部分到2020年應全部實施。“十二五”期間給排水體系建設資金安排了105億元,目前已經完成了58億元。  (原標題:“300易澇點應優先解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17ettab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