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李克強到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雲蓋寺鎮移民安置社區看望群眾。初一小女孩江欣桐擠到總理面前說:“李爺爺,我給您寫了一封信,還有一枝花。”總理接過花,拆開信說:“謝謝你,我回去後給你回信。”江欣桐說:“爺爺我能抱一下您嗎?”總理說:“沒問題!”劉震 攝
  中新社北京1月27日電 (記者 馬海燕 郭金超)“我們要編實、築牢社會保障底線,不能讓任何人無家可歸。”中國農曆馬年春節前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前往陝西考察,在安康市救助站看望無家可歸的老人和流浪兒童時,李克強如此承諾。
  這距離去年12月25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社會救助暫行辦法(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剛滿一個月。當時的會議強調,社會救助是向特定困難群眾提供及時、必要救助的托底性保障制度,是“保基本”中的基本制度。
  在此之前的10月3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的也是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制度問題,推進以法治方式織牢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安全網。會議認為,確保網底不破,可以保障他們的基本生存權利和人格尊嚴,避免陷入生存窘境,防止衝擊社會道德和心理底線。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不斷完善城鄉低保制度,使7400多萬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但一些地方存在資金不到位、管理不規範、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問題,影響了低保政策效應的充分發揮,也引起了高層註意。
  2012年11月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5名流浪兒童死亡事件引起全社會震動。中共中央黨校報刊社社長謝春濤告訴中新社記者,困難群體有複雜的社會原因,他們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整個社會正視。社會救助要“托底”,托的就是困難群體的底,社會要讓這些人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安置、生病有人管。同時這個群體的人數不多,財力解決不難,只要當地政府重視,這些問題不難解決。
  火車上李克強亦在召集相關人員瞭解扶貧狀況,商量脫貧良策。在安康市救助站,李克強對工作人員說:“你們不僅照料他們的生活,也給他們一個心靈上的家,這就是大愛”。
  謝春濤說,中共正在進行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也是群眾工作的重要部分,要求基層幹部要有責任心,把老百姓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有時候在外人看來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對老百姓來說就是天大的事,對困難群體尤其如此。“錦上添花可有可無,雪中送炭彌足珍貴,溫暖最需要救助群體的心,可以提升整個社會的溫度”。
  謝春濤表示,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制度,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一項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最高領導人的重視會引起各多人的重視。儘力使特困人員不為饑寒所迫、大病所困、失業所憂、災害所難,切實把社會保障體系的“網底”編實、築牢,給全社會以穩定、可靠的民生保障預期,也是減少不安和焦慮,增進社會公正和幸福感的重要舉措。(完)  (原標題:李克強春節前看望困難群體 築牢社會保障底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17ettab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